心灵之窗

智慧家长要当好三道“闸”

供稿单位:其他 发布时间:2021/12/14 10:52:54

智慧家长要当好三道“闸”

朱仲贤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寄托着全家人的企盼;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担当着民族复兴的大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战略任务已经在全国层面获得广泛共识。那么,作为家长,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呢?针对孩子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智慧的家长要善于当好三道“闸”,即孩子开始社会交往要当好进水闸,孩子接触新鲜事物要当好分流闸,孩子面临人生关口要当好千斤闸。

一、孩子开始社会交往要当好进水闸

孩子是自然人,也是社会人。因此,从广义上来说,孩子从一出生就开始了社会交往,不过,这时候孩子交往的主要是父母、家人,并逐渐扩展到父母的亲戚、朋友。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的交往面进一步扩大,有了“自己的”交往对象,比如同学、朋友,甚至陌生人。到了青春期,孩子的社会交往开始变得繁杂,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家长对孩子的社会交往情况变得敏感、担忧。待孩子走上社会,其社会交往更趋复杂,作为家长,明面上的干涉逐渐变少,但私底下的担忧和想要介入的欲望其实有增无减。对孩子的社会交往,一味地干涉显然不是明智之举;但一味迁就显然也不是睿智做法。

智慧的家长,在孩子开始社会交往时要当好进水闸。

当好进水闸,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交往。社会交往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必经过程,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人格健康所必需的。在现代社会,不会社会交往的人是成不了才的,至少成不了社会的有用之才。因此,家长对孩子的社会交往,大可不必如同见了洪水猛兽一样恐惧。对于孩子的某个具体的交往行为,家长要了解孩子为什么要交往,是因为情感的需求,还是因为利益需要?小时候孩子的社会交往,往往是从满足物质需求开始的,比如为了得到一块糖果;慢慢地孩子的社会交往就有了情感的需求,比如为了获得亲人、朋友的认可;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如果孩子的社会交往纯粹或者主要是为了利益,作为家长就要“多带一只眼”,随时做好把控——因为为了利益而交往,不是孩子社会交往的主旨,也不应是孩子社会交往的方向。

当好进水闸,家长其次要对孩子和谁交往把好关。“倒洗澡水连孩子也倒掉”,在中国是一个经常使用的比喻,意思是分不清精华与糟粕而全盘否定。倒水时不加分辨地倒掉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反过来,进水时不加分辨地“放水”同样是不可取的。把好孩子和谁交往的关,主要看“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好的对象,可以鼓励孩子多交往,符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活动,可以鼓励孩子多参与。

至于如何交往,家长们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不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违背公序良俗,不违背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不妨适当加以指点,毕竟家长的经验是个挖掘不尽的“宝藏”。

二、孩子接触新鲜事物要当好分流闸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孩子接触社会,必定会接触到这些新生事物。而且,孩子也必会接触到许多对他来说新鲜的人和事。当新生事物、新鲜的人和事纷至沓来,以孩子有限的人生经验、社会阅历和认知水平,要处理得妥妥帖帖,是有难度的。这也是许多家长所担心的。

智慧的家长,在孩子接触新鲜事物时要当好分流闸。

分流闸处于主流和分流的交界处,其主要作用是调节控制主流和分流水量,保证水流平衡。新鲜事物中鱼龙混杂,经过了家长“进水闸”这一关,就像经过了进水闸的水流,避免了泥沙俱下,避免了浊污侵入。接下来,家长就要当好分流闸。

当好分流闸,家长要把好平衡关。一是要保证水流的总体平衡。有的家长因为新鲜事物鱼龙混杂,就要求孩子禁言、禁看、禁用,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孩子不是生活在深山老林里的隐士,不接触新生事物,不接触新鲜的人和事,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就缺少了这些方面的认知和经验,怎么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对待新鲜事物“禁”字当头,就不能保证“水流”的总体平衡。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在的孩子,是要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基础和保障的,没有了“水流”的总体平衡,谈何全面发展?

二是要保障主流有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大河,就是主流,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来说,就是一个大写的“人”字。对家庭教育而言,主流就是立德树人;对家长而言,主流就是育人;对孩子而言,主流就是成人,就是学会做人。在家庭教育中,凡是有利于育人树人的“水”,有利于孩子做人成人的“水”,不妨多放一些。

三是要保持水流的阶段平衡。新生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新鲜的事物也是有“保鲜期”的。什么阶段缺什么水就要分流什么水。比如手机,比如上网,对孩子来说是个新鲜事物。看着其他家庭成员几乎人手一机,上网刷机不亦乐乎,孩子不羡慕才怪。禁止孩子接触手机,显然只是家长的一意己见,也不近人情。孩子感兴趣,不妨让孩子接触接触,学学手机的使用。但是,孩子学习使用手机,这可不是水的主流,主流是让孩子接触、感知和了解新鲜事物,从而激发和保持孩子对新知新技的兴趣;手机上虽然也能开展学习,但就现阶段而言,孩子的学习主战场,显然不在手机上,不在电子产品上。这就需要家长在适当时候保持“水流”的平衡了。有经验的家长,会保证孩子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机会,会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和频率,会筛选和调整孩子上网的内容,会检视和查验孩子上网的状况和学习的效果,而不是走一给了之或一收了之的极端。

三、孩子面临人生关口要当好千斤闸

人的一生,短暂而漫长。短暂,是因为生命有限;漫长,是因为人生有苦难。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八之九。谁也不能保证一生顺风顺水,一马平川。作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经历的困难和挫折越少越好,生活、学习、工作和事业越顺越好。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不外如此。综观古今中外,凡有大成就者,无不经历过七灾八难甚至生死存亡;再看我们身边公认的有出息者,也都是有过跨越沟沟坎坎的经历。我辈作为普通大众,也总要经历一些挫折和磨难,才能真正成长和成熟,所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孩子的人生之路上,也可能会遇到一些关口:比如遭遇家庭变故,年幼失怙或失恃,或者父母离异;比如自身遭遇困难,生了一场重病甚至落下残疾,或者重要考试马失前蹄。即使没有这些极端情况,也会面临一些人生抉择的关口:比如高一级学校的选择,比如要好朋友的远别,比如兴趣爱好的取舍。在少不更事的年纪,要承担起家庭的千斤重担,想想都令人唏嘘;在恣意玩乐的阶段,要面临人生之路的抉择,也是令人彷徨。

智慧的家长,在孩子面临人生关口时要当好千斤闸。

千斤闸,极重的闸门,古代的城门处常见。因其重逾千斤,故事物发展遇阻,就被誉为“遭遇千斤闸”。但也正是因其重其稳,成就了很多英雄豪杰,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化符号。千斤闸必有支撑石作为支撑,来完成垂直升降力到水平绞力的转换,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当好千斤闸,一要发挥其稳重的优势。孩子因为社会经验不足,遭遇人生变故容易不知所措;遇到人生抉择容易犹疑不决。这时候的孩子,就像是一艘轮船在大海上颠簸,作为家长,要像压舱石一样,稳定住船身确保不翻船不倾覆,要像锚碇一样,锚定住位置确保不断缆不偏移。这时候的家长,在孩子眼中,就是定海神针,任尔八风来吹,我自岿然不动。有了家长的参与和指导,孩子跨过人生关口才能够比较顺利,迎来一片艳阳。和孩子一起分担风雨,对于优化亲子感情,也是极好的机会。

当好千斤闸,二要巧妙地进行力的转换。千斤闸之所以被认为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还在于通过完成力的转换开启闸门;千斤闸之所以能成就诸多英雄豪杰,还在于英雄豪杰们把千斤闸的沉和重转换为对自己的考验。作为家长,也要像千斤闸一样,能将对孩子的人生考验,转换为引导孩子向上、向善、向美追求的助力,转换为孩子前行的动力。孩子遇到人生关口,家长不能大包大揽,扛下所有的苦与累、痛与泪,也要让孩子有所担当——有担当的孩子才会成器。

智慧的家长当好三道闸,就能够在孩子开始社会交往时、接触新鲜事物时、面临人生关口时把好关,有效地帮助孩子应对成长道路上遇到的一些挫折、困难、困惑乃至变故。但有一点需要提醒,把关不等于操控,也不等于包办。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一切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第一要务,以孩子的主动发展、自觉发展为主要目标,想在孩子的前面,做在孩子的后面,是最智慧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