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风采

巧手传经典 匠心五老承 ——记凤凰镇“五老”剁绣艺人勇德元

供稿单位:凤凰镇 发布时间:2020/4/27 10:14:05

 

巧手传经典   匠心五老承

——记凤凰镇五老剁绣艺人勇德元

 

图片4_副本.png

 

凤凰湖畔,河阳山下,在碧水青山围绕的小村中,居住着这样一位朴素而不平凡的五老剁绣手工艺人——勇德元。剁绣是我国民间刺绣的一种技法,剁绣作品正反面都有完整的图案,外观厚重而饱满,摸上去手感松软,比普通的刺绣作品有着更强的立体感,勇德元正是这种绣法的传承者。

图片5_副本.png

 

 

家住凤凰镇夏市村的退休教师勇德元从小酷爱剁绣,现已74岁的他依然痴迷这项技艺,他与剁绣的故事,要从他小时候说起。勇德元在上小学时,家中贫困,他的父亲开了家小杂货店,晚上打烊后,父亲就在煤油灯下教他画画。画画买不起纸,父亲就找来废弃的香烟壳,勇德元将香烟壳展开,利用里面的白纸部分作画。一天村里来了一位串巷子做剁绣生意的手艺人,他专为人家床裙绣花,或为待嫁的姑娘绣枕套。这个手艺人只要一接到生意,就会在村子里呆上好几天,一边干活一边推销绣花针。每次这个手艺人来,勇德元便会站在旁边看上半天。“剁绣针一毛钱一个,在当时相当贵了。”勇德元说。没钱买剁绣针他就设法自己做,他找来废电池,把铝皮拆下来卷好,然后经过打磨做成剁绣针。没有钱买线,勇德元就把破旧的袜子拆了,用袜线练习剁绣。

图片6_副本.png

 

 

1968年3月18日勇德元光荣地参了军,部队里为战士们配发了针线包,这让他练习剁绣有了足够的材料。在部队的这段时间,勇德元看到许多战友的挎包上都印了毛主席像及毛主席题写的“为人民服务”字样,灵机一动,利用自己会剁绣的特长,在自己的挎包上精心绣制了毛主席像和“为人民服务”字样,战友们看见了都啧啧称奇。部队的领导发现他有这个特长后,就让他教战士们学剁绣。一时间剁绣成了每个战士的业余爱好,勇德元所在排的官兵们都你追我赶地绣起来。

三年服役期满,勇德元被安排到苏州市一中当数学老师,业余时间最大的爱好还是剁绣。1979年勇德元调回老家张家港,先后在西张中学、码头中学和凤凰中学任教。2002年开始,他在学校负责综合实践基地的工作。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他不仅教学生们剁绣还教学生们制作航模、车模、船模和建筑模型。他指导的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一名学生的航模曾获得过全国比赛的二等奖,还有一名学生的剁绣作品《玫瑰花》在我市综合实践竞赛手工操作中荣获一等奖,他也因此多次荣获优秀辅导员称号。 

退休后,勇德元有了更多的时间专注于自己的业余爱好,他决定将剁绣进行到底。前几年,村里成立了校外教育辅导站,多才多艺的勇老师,自然成了学生家长最欢迎的辅导员,他不遗余力的将剁绣技艺传授给孩子们,希望这一民间艺术能得到传承。每年暑期,他都要开设刺绣课程,一次次耐心的给参加课程的学生与家长传授剁绣技术,将剁绣技术与传统文化通过手中的一针一线传递到孩子们的手中。他还十分注意将辅导站的主题教育活动融于剁绣作品之中,带领学生创作的作品既有丰富的思想性,又充满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们的许多作品成列在辅导站活动室,深受学生的喜爱、家长的好评,成了一道亮丽风景,勇德元老师的剁绣也就成了村辅导站的一大特色品牌,去年,夏市村校外教育辅导站还受到省关工委资助嘉奖。目前夏市村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校外教育辅导站的翻新建设工作,以便吸引更多的孩子参与辅导站活动,为展现剁绣文化搭建一个更宽广的舞台。

图片8_副本.png

 

走进勇德元家的仓库,紧凑的空间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其中最显眼的当属墙上挂着的一排排剁绣作品了。一旦有人问起某件作品,他总是耐心的将这件创作作品的故事娓娓道来。经常有人想买勇德元的剁绣作品,但都被他婉拒了,他说生命短暂而艺术永存,他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创作出更多的作品留存后世。

今年4月8日,凤凰区域文化中心正式启用,镇里为传承好勇德元剁绣艺术,在文化中心的二楼开设了剁绣馆。镇校外教育辅导总站也将利用这个阵地吸引全镇的孩子来学习传承剁绣艺术。“现在有了这个剁绣馆,对我来说就是有了发扬传统技艺的新平台,在这里大家可以一起参与到剁绣创作中,我也可以把剁绣技艺更好地传给下一代。”勇德元说。

图片9_副本.png

            

            (凤凰镇关工委 郑秉坤  凤凰镇宣传统战(网信)科 张竹平)